首頁>檢索頁>當前

把“比較”作為教學反思的重要方法

發(fā)布時間:2023-09-15 作者:林高明 來源:中國教育報

教學反思從本質(zhì)上說,就是一種思想、行為、策略、細節(jié)的比較與鑒別。教師只有通過與自己對話、與他人對話、與名師對話,才能知曉自己的得失與優(yōu)劣,才能明白教學的高下與精粗。我認為,相似比較與相異比較是教學反思的重要方法。

相似比較是指針對相同主題、問題或環(huán)節(jié)在處理方式上的相同之處進行對比。這種對比可以引導教師深入思索是什么在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率,是什么在對學生的成長產(chǎn)生作用,是什么在決定著課堂學習中的思維品質(zhì)……容易看出共同的教育教學規(guī)律與缺憾。

如有位教師在上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時,引導學生化身老夫妻,對著三個兒子一個個地夸。有個學生站起來說,大兒子現(xiàn)在真能干,我們可以在家養(yǎng)老了!一個學生說,二兒子也不錯,正在編雞籠,真是心靈手巧!教師不斷地鼓勵與表揚。另一個學生站起來說,老兩口會對小兒子說,別在那兒曬太陽,有時間去溪頭剝蓮蓬!很顯然,這個學生對“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不是很理解。于是,教師說:“看來,這位同學的意思是老兩口似乎在責怪這小兒。你說說看是為什么?”這個學生大聲地說:“詞中寫小兒‘亡賴’??!”“亡賴一般是指什么呢?”學生們紛紛說,是不干活,懶惰唄!教師引導學生們再讀這句詞,想想小兒有沒有干活呢?學生們齊聲說,有。從哪兒可以看出?“溪頭臥剝蓮蓬”。老兩口有沒有責怪小兒呢?沒有。從哪兒可以看出?“最喜小兒”。那為什么說“小兒亡賴”?孩子們恍然大悟:小兒淘氣、調(diào)皮、天真無邪!“對,平時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有沒有這樣‘罵’你們呢?”一個學生說:“我最愛吃醉排骨,有一次媽媽罵我貪吃鬼!”另一個學生說:“有時爺爺說我小鬼頭,其實是在夸我機靈”……另一個學生說:“難怪詞牌名叫《清平樂》,他們一家子多么幸??鞓钒?!”

當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發(fā)生理解偏差,我們應該怎么辦?一位名師在教學《圓明園的毀滅》時,請學生們談談學習感受。有個學生出乎意料地答:“我想要表揚英法聯(lián)軍。”教師沒有責怪他,而是請他說說理由并請其他同學參與討論。這個學生說:“如果沒有英法聯(lián)軍的侵略,我們就不會意識到自己的落后,當時的人民就不會那么快推翻腐敗的清政府。”許多孩子舉手提出不同意見,課堂演變成了一場小辯論會。教師順勢打了個比方:“國家就是我們的‘大’家,如果強盜跑進我們家搶我們的東西、燒我們的家、打傷我們的家人,我們會表揚他們嗎?”進一步引導:“侵略者間接加快了改革步伐,但他們給我們國家的人民帶來的是什么?”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學生的認知走向深刻。試想,如果教師一開始就斥責學生,那么,怎會產(chǎn)生有針對性的引導與解讀呢?

如此比較,我們可以看到“轉(zhuǎn)誤為悟”的教育教學藝術,真正理解為什么要充分將學生的“錯誤”轉(zhuǎn)化為課程資源來開發(fā)。

相異比較就是針對不同的設計、環(huán)節(jié)、細節(jié)進行對比。這種比較是針鋒相對的,好處在于可以通過直覺與理性品評教學方式的優(yōu)劣,引發(fā)教師對教育教學更深層次的思考,由此體悟“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的真義。

有位教師在教學《小珊迪》時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么小珊迪‘一看見我就難過地對我說’呢?”接著讓孩子們找出有關語句朗讀并思考。然后,他請一個小男孩來讀。小男孩低頭顫聲讀道:“可憐的珊迪躺在一張破床上,一看見我就……難過地對我說……”聲音開始斷斷續(xù)續(xù),繼而哽咽不已?!拔覔Q好零錢……往回跑,被馬車撞倒了,軋斷了兩條腿……我就要死了?!苯K于忍不住淚珠滾滾。當他讀到“可憐的小利比,我的好弟弟!我死了你怎么辦呢”時簡直泣不成聲。學生們淚光閃閃。然而,那位教師卻追問不舍:“小珊迪為什么難過?”孩子們沉浸在悲情與震撼間無法給教師一個想要的答案,課堂一下子沉悶下來。

同樣是面對學生的淚水,著名教育家阿莫納什維利的處理很不一樣。他請學生納托有聲有色地朗誦,納托的朗誦聲漸漸停息了下來。孩子們期待著納托繼續(xù)朗誦——就這樣,師生在一片肅靜中默默坐了足足有兩分鐘之久。接著,有人偷偷地、有人大模大樣地擦去自己的淚水。阿莫納什維利思考之后說道:“孩子們,這一次如果你們自己去思考一下故事的情節(jié),也許更好些?”就這樣,師生們在默默無言中度過了課堂的最后幾分鐘……

課堂教學中師生的“眼淚”是心靈覺醒的前沿,是生命燃燒的火種。比較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處理方式,顯而易見,過分冷靜與理智的分析,往往會熄滅心靈中細膩而敏感的情感。余文森教授曾指出,經(jīng)驗一旦固化和老化,教師的教學生活就會失去創(chuàng)造、反思、批判的特征,而蛻變?yōu)樽栽诘摹叭粘I睢薄榱吮苊膺@種見慣不怪的“自我迷失”“自我沉陷”,在教育教學中進行一些比較反思往往能造成“熟悉的震驚”,能葆有教師“內(nèi)心的光亮”與“思想的火焰”。在具體操作中,比較的方式多種多樣,如同課對比、同類對比、與名家的教學對比……諸多比較方式,其目的就是:在知上獲得理論的提升,在行上獲得實踐的改進。

(作者系福建省莆田市教師進修學院教研員、省學科教學帶頭人)

《中國教育報》2023年09月15日第9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mbbag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