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中柬攜手鋪就發(fā)展振興路

發(fā)布時間:2025-04-18 作者:新華社記者 張遠 吳長偉 來源:中國教育報

  和貧困村村民交朋友,仔細詢問對方需求;挽起褲腳站在水塘里,教村民如何下蝦苗;把一到雨季就被淹沒的土路,修成寬闊馬路……在不少柬埔寨人眼中,中國朋友在當地做的事情“暖心又具體、樸素又務實”。而正是這些點點滴滴匯聚的成果,一步步改變著他們的生活。

  “柬埔寨第一條高速公路、第一座跨山脊高架橋、第一大電站、最大體育館等中國支持建設的基礎設施項目,為柬埔寨民眾帶來實實在在好處,也為柬埔寨長遠發(fā)展提供有力支撐?!?月17日,在赴金邊對柬埔寨進行國事訪問之際,習近平主席在柬埔寨媒體發(fā)表的署名文章中說。

  在柬中關系發(fā)展學會會長謝莫尼勒看來,作為柬埔寨的“鐵桿朋友”,中國正通過一個個具體項目與柬埔寨分享發(fā)展經驗,這成為當下兩國攜手構建新時代中柬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寫照。

  關注中國發(fā)展經驗

  謝莫尼勒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柬文版翻譯團隊負責人。近年來,柬中關系發(fā)展學會通過講座、研討會等多種形式,向柬埔寨政府官員、高校師生和社會民眾講授這本書中內容,介紹中國領導人提出的新理念和新倡議,以及中國改革開放、中國式現代化的情況。

  “柬埔寨領導層和一些政府官員很早就十分關注習近平主席對國家治理的重要論述。”謝莫尼勒告訴記者,不少官員想到中國親眼看看中國的治理方式與發(fā)展成就。

  2017年,時任柬埔寨首相洪森出席《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柬文版首發(fā)式,他建議柬埔寨政府官員、學者和學生認真研讀這本書,將其運用到推動柬埔寨發(fā)展的實際工作中。2024年12月,洪森作為柬埔寨人民黨主席、參議院主席訪華,專程前往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參觀。駐足在一張張歷史圖片、一件件文獻實物前,他由衷贊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的發(fā)展成就。

  2020年10月,柬埔寨國王西哈莫尼訪問延安,在習近平主席青年時期工作和生活過的梁家河村參觀村史館和知青舊居。幾天后,在北京會見習近平主席時,西哈莫尼國王說,他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自強不息、艱苦奮斗取得的偉大成就感到由衷敬佩,也深切體會到習近平主席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

  謝莫尼勒說,在他舉辦的講座上,柬埔寨官員普遍關注的是中國的脫貧經驗。他多次以自己參與的中柬友好扶貧示范村項目作為案例進行講解。令他感觸最深的是,中國扶貧工作組走進村民家里,細致調研,詢問村民的需求,再按照每家的實際情況指導村民養(yǎng)雞、養(yǎng)牛、種菜。

  北京外國語大學亞洲學院副院長、柬埔寨研究中心主任顧佳赟說,柬埔寨政界和學界都十分關注習近平主席關于脫貧攻堅、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論述。一些政府官員希望借鑒中國經驗,通過辦教育、加大創(chuàng)新投入等,推動柬埔寨制造業(yè)升級。

  柬埔寨人民黨中央常委、柬中友好協會會長艾森沃曾前往中國數十次,目睹中國在經濟、社會、生態(tài)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他說,習近平主席是世界級政治家,中國的發(fā)展模式與路徑不僅讓中國人民獲益,也為世界各國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

  因地制宜授人以漁

  湄公河蜿蜒流淌,流經之處分布著眾多湖塘濕地,為種稻、捕魚提供了優(yōu)良條件。柬埔寨很多地區(qū)是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xiāng)”。

  中柬共建“魚米走廊”,結合柬埔寨的自然稟賦和中國技術優(yōu)勢,是習近平主席同柬埔寨領導人共同關心的事項。2023年9月,洪瑪奈首相就任后首次正式訪問中國期間,雙方就加快共建“魚米走廊”,實現兩國高質量、可持續(xù)的共同發(fā)展形成共識,并將其作為重要內容,寫入兩國政府聯合公報中。

  2021年以來,上海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教授吳旭干多次前往柬埔寨茶膠省,在當地村莊培訓農戶養(yǎng)殖羅氏沼蝦。當地漁業(yè)比較粗放,有人以捕撈野生魚為生,有人雖養(yǎng)殖稻魚,但魚苗是雨季洪泛時帶來的野生魚苗,基本是“靠天吃飯”。

  根據當地溫熱的氣候條件,吳旭干選擇向農戶傳授稻蝦養(yǎng)殖技術,從如何清塘、下蝦苗教起,真正實現“授人以漁”。幾個示范戶從去年9月到今年1月一個養(yǎng)殖季,每個蝦塘能創(chuàng)收3000美元,個大膏多的羅氏沼蝦賣到周邊的旅游餐廳,成了招牌菜。

  上海海洋大學水產養(yǎng)殖專業(yè)的柬埔寨留學生維拉博胡參與了這一項目。他說,周邊不少農戶一開始堅持用土辦法養(yǎng)稻魚,但看到實際效果后紛紛主動前來學習?!芭嘤?個示范戶,能帶動10個周邊農戶。”

  近年來,中柬合作的橡膠、椰子、胡椒等多種作物示范基地落成,助力當地種植業(yè)增產增效;中方舉辦香蕉標準化生產技術培訓班,傳授水果種植產業(yè)化經驗;雙方合作的柬埔寨珍貴樹種繁育中心落成,促進林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魚米走廊”合作中,出現越來越多中國團隊和技術人員的身影,為當地農業(yè)農村發(fā)展注入動力。

  “中國團隊懂得因地施策?!奔砥艺r林漁業(yè)部分管水產養(yǎng)殖發(fā)展的司長泰索莫尼認為,中國幫助柬埔寨拓展了農業(yè)長遠發(fā)展的路徑,助力整個地區(qū)的農業(yè)社區(qū)打造更具韌性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未來。

  “中國的發(fā)展從來不停留在口號上。”柬埔寨王家研究院院長宋杜曾多次前往中國學習精準扶貧和鄉(xiāng)村振興經驗。他印象最深的是,中國農民在不適宜種莊稼的山坡種茶樹?!凹砥艺瘧搶W習中國從實際出發(fā)、因地制宜的發(fā)展理念?!?/p>

  “有路,就有希望”

  4月12日,數千名柬埔寨民眾手持柬中兩國國旗,早早來到斯登特朗縣,見證柬埔寨71C號國家公路正式通車。

  這條中企承建的國家公路平整開闊,通過大橋連接湄公河兩岸的磅湛省和特本克蒙省,串聯起多條省道和鄉(xiāng)村公路。

  這條路先前有不少路段是土路,雨季會被淹沒,要劃船才能通過。51歲的磅湛省居民丹辛告訴記者,路修好后極大便利兩省間的通行,農戶運輸本地出產的木薯淀粉、腰果和橡膠更方便了。

  中國人常說:“要想富,先修路。”柬埔寨諺語說:“有路,就有希望?!钡ば粮嬖V記者,兩國人民都知道路會“引來人氣,帶來財氣”。

  近年來,中柬關于“路”的故事不斷延展:中企建設的柬埔寨第一條高速公路金港高速已通車超過兩年,公路沿線的沃薩村通過招商引資與三家服裝廠簽訂了建廠合同;中柬友好扶貧示范村達弄村有了平整的水泥路,村民波索金在路邊開了一家雜貨店;得益于中國企業(yè)搭建的“信息高速公路”,外賣應用、網購平臺、打車軟件已在柬埔寨大城市火爆起來……路,帶來了硬聯通、軟聯通,更增進中柬人民的心聯通。

  未來,關乎“路”的故事會越來越多。2023年,習近平主席兩度會見柬埔寨首相洪瑪奈,強調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同柬埔寨“五角戰(zhàn)略”對接,加快充實中柬“鉆石六邊”合作架構,打造好“工業(yè)發(fā)展走廊”和“魚米走廊”,推動更多惠民工程落地生根。不久前,中央周邊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強調,要與周邊國家深化發(fā)展融合,構建高水平互聯互通網絡,加強產業(yè)鏈供應鏈合作。

  柬埔寨發(fā)展理事會總秘書處副秘書長洪宋寧表示,互聯互通會促進經濟要素流動,帶來發(fā)展和繁榮,特別是在基礎設施領域,中國的投入增強了當地人民的信心,讓他們感到生活更有盼頭。

  洪宋寧說,從原來沒有路,到現在有一條條暢通無阻的大路,柬埔寨的發(fā)展進程中,中國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促進共同發(fā)展、攜手邁向復興的追夢路上,中柬這對好鄰居、好朋友、好伙伴正攜手前行。

  新華社金邊4月17日電

《中國教育報》2025年04月18日 第0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mbbag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