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設始于2018年,至今已走過5年歷程。當前,一些地方高校在推進新文科建設的過程中,出現了資源緊缺、觀念守舊、動力不足等問題。如何精準施策、靶向發(fā)力,推動新文科建設走深走實?在筆者看來,抓住以下四個方面尤顯緊要。
計劃落地三抓手:專業(yè)、課程、模式
專業(yè)優(yōu)化、課程提質、模式創(chuàng)新,是2020年《新文科建設宣言》提出的新文科建設三大重要抓手,具有普遍指導意義。
專業(yè)優(yōu)化旨在順應新形勢、接納新技術,推動現代信息技術與文科專業(yè)深度融合,發(fā)展文科類新專業(yè),改造升級傳統(tǒng)文科專業(yè),實現文科專業(yè)與理工農醫(yī)專業(yè)深度融合。地方高校多以培養(yǎng)服務區(qū)域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定位,對人才市場冷熱變化反應敏銳。專業(yè)決定學校興衰,淘汰過時專業(yè),改造升級需求穩(wěn)定的傳統(tǒng)專業(yè),興辦扶持新技術催生、文理交叉衍生出來的新專業(yè),培育打造特色品牌優(yōu)勢專業(yè),應是地方高校專業(yè)優(yōu)化的必然選擇。
基于新科技催生的新產業(yè)、新業(yè)態(tài)、新工種、新崗位等,對文科人才的知識構成、能力素養(yǎng)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文科建設以課程的優(yōu)化組合為切入點,聚焦課程體系構建,相對而言成本較低、阻力較小、操作性強。對于高校來說,構建新的課程體系是要鼓勵開設跨學科跨專業(yè)的新興交叉課程,特別是那些引領文明進步、撬動社會變革的新技術賦能文科教育的課程與實踐教學課程。這是課程提質的核心要義。
模式創(chuàng)新,貴在人才培養(yǎng)模式由封閉走向開放,圍繞國家發(fā)展重大戰(zhàn)略,增進學界業(yè)界優(yōu)勢互補,加強高校與實務部門、國內與國外“雙協同”。高校應當努力開出適應新形勢、新要求的可供學生多元化選擇的培養(yǎng)菜單,輔修制、雙學位、微專業(yè)等多種學習形式并存;增設公選修、專題講壇;建立跨學科跨專業(yè)學習學分銀行,推進院內/院際跨界融合施教,跨學院聯合培養(yǎng);增進與當地各類組織“雙協同”,把校企、校社等合作做實做細,努力提高文科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學習形式上,可以采取線上、線下、混合等多種教學形式,以解決教學資源不足的問題。
資源配置三要素:師資、經費、機制
師資是專業(yè)與課程建設最重要、最基礎的資源配置??缃缯n程、交叉課程、新技術實踐類課程的師資儲備不足,實踐經驗欠缺,是地方高校新文科建設遇到的共性問題。當前,高校需要制定與新人才培養(yǎng)方案、新課程體系相匹配的新文科師資培養(yǎng)專項計劃,專兼結合,引培并舉,加速配備,強化培訓,邁開新文科建設的關鍵一步。
數智時代,辦文科專業(yè)“省錢”的傳統(tǒng)認知已經被新文科建設顛覆,文科實驗室建設正成為“剛需”。新文科建設需要一定的經費支持,主要用于基礎調研、方案論證、人員培訓、教材編寫、實驗實訓室建設及設備購置等。對此,高校的決策者要具備足夠的前瞻意識。
新文科建設牽涉多學院、多部門參與,跨部門資源如何統(tǒng)籌協調、合理調度,實現非共建資源打通共享,如何破除條塊分割帶來的部門保護主義,這些都需要校級層面的頂層設計來協調。怎樣鼓勵教師積極主動新開課、開新課,服務新文科課程體系建設;跨學院上課怎樣計算工作量,教師跨界教學科研項目怎樣申報與進行成果認定等,所有已知或未知的新矛盾、新問題,都有待立新規(guī)、早布局。好的政策供給、激勵機制、資源利用,是保障新文科建設順利推進最重要的資源配置。
推進路徑三條線:嫁接、交叉、融通
大設計、中構架、小開口,從課程體系構建優(yōu)化入手,難度適中、可操作性好、風險可控,可以少走彎路,避免大起大落。
嫁接、交叉是具象性描述,指的是新文科建設特別是新文科視域下課程體系構建與實施的基本路徑。
嫁接,即以原有文科專業(yè)課程為主干,將擬開新科技課程直接施行高枝嫁接,以最便捷快速的方式完成文理課程交互對接。高??梢蚤_列出與文科專業(yè)關聯度最高、實用性最強的新興科學技術類課程清單,按照語言文學類、財經類、政法管理類等若干文科大類,編制文理交叉、跨學科跨專業(yè)跨學院的課程體系。通過開發(fā)一批、開設一批、交叉融合一批,將影響時代最廣泛最重要的互聯網信息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區(qū)塊鏈、基因工程、虛擬現實技術等新科技知識,基于教學資源、設備設施條件、學情校情、實施難易程度等實際,有選擇、有針對性地融入文科不同專業(yè)的教學計劃之中。努力打破學科專業(yè)壁壘,促進文理、文文兼容,這既是新文科建設的初衷,也是必須邁出的一步。
在新技術革命的推動下,多學科融合發(fā)展已成為未來趨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知識的交叉早已不局限于單一學科、單一專業(yè)、單一課程。工+文、理+文、醫(yī)+文、文+文……許多前所未有的新專業(yè)、新課程會因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應運而生,且生生不息。其中,“人文/社科+技術”尤其值得關注。
融通,既是路徑手段,也可視為目的。高??蓴M定大文科類專業(yè)課程修讀指南,規(guī)定文科生必修的理科類課程菜單以及課時、學分占比等,學生可不受現有院系和專業(yè)限制,跨院系自主選課,按要求完成相應學分。當文理融通課程有了一定積累,有望順理成章地生發(fā)出一些交叉特質鮮明的新學科新專業(yè),初露端倪的交叉學院正是其必然產物。
效果考評看三力:適變力、貫通力、發(fā)展力
當前,新文科建設還缺乏一套成熟完備的考核評價辦法和標準。高校不妨新老結合,給出參考標準。按照成果產出導向理念,文科教育的質量標準基本等同于文科生的能力標準。習慣上文科生能力評價主要看兩力——基本力與拓展力?;玖磳I(yè)勝任力,包括語言表達能力、書面表達能力和新技術運用能力。拓展力則包含以下三“力”。
一是適變力,即適應環(huán)境、趨勢、挑戰(zhàn)的能力。新文科教育的一大目的,是為在傳統(tǒng)文科教育框架內學習的學生增加適時應變能力。忽略了這一條,新文科教育的意義便打了折扣。
二是貫通力,也可以叫作融通力,是將知識融會貫通為己所用的能力。學科專業(yè)區(qū)分、社會分工越細越窄,越是需要增強這方面的能力。當下,強調文科生學習運用自然科學知識的貫通能力尤為重要。
三是發(fā)展力,它關注的不只是當下,還有未來。誠如教育家杜威所言,如果我們用“昨天的知識,教今天的學生,做明天的事”,就真有可能“剝奪他們的未來”。發(fā)展力的賦予,部分來自學生自己,更多的來自學校和教師。學習力決定了發(fā)展力,幫助學生打好學習力基礎,也就意味著打好了發(fā)展力的基礎。
(作者單位系延安大學;本文系陜西省教育廳教育教學改革重點研究項目“‘嫁接·雜交·融通’——以課程體系重構推動綜合大學‘新文科’建設的探索與實踐”[項目編號21BZ042]、延安大學教學改革研究應急項目[項目編號YDJGYJ21—01]成果)
《中國教育報》2023年08月28日第6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mbbag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