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山東泰安推進高初小一體化協(xié)同育人

架起學段貫通“立交橋”

發(fā)布時間:2024-12-14 作者:本報記者 張赟芳 魏海政 來源:中國教育報

  今年秋季學期開學不久,山東泰安高新區(qū)鳳凰小學的學生們走進高新區(qū)一中,他們好奇地四處張望著,感受著初中校園文化氛圍。初一學生代表許家豪坐在學弟學妹們中間,分享了自己初中生活的變化和心得體會。

  在山東泰安,學段銜接已經(jīng)嵌入校園生活的點點滴滴。這背后蘊含著“高初小一體化協(xié)同育人,培養(yǎng)兼具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高素質(zhì)人才”的深遠用意。如何做好學段銜接?記者帶著這樣的問題,走進了泰安。

  銜接什么:

  培養(yǎng)學生自己走、自己跑的能力

  今年7月,正值暑假,剛剛初中畢業(yè)的李元哲卻陷入了焦慮?!案咧杏⒄Z教材詞匯量翻了一倍,文章也變得更長更難?!崩钤芊浅母咧袑W習跟不上,讓父母和老師失望。

  在泰安市教科院副院長張尊國看來,這樣的煩惱源于學段銜接出了問題。“學生成長是連續(xù)的,孩子們不是一下子長大的。但學段是跳躍的,學段之間的差異會讓一些學生無所適從,產(chǎn)生悲觀的情緒?!睆堊饑f。

  建立一個“學鏈”,連接升學兩端就顯得很有必要。那么,“學鏈”的連接點在哪?

  張尊國表示,“學鏈”連接的是斷層面。斷層面就是不同學段在課標要求上的差異。比如“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這一現(xiàn)象,小學科學要求引導學生養(yǎng)成善于觀察的習慣,初中化學要求引導學生推測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小初階段對同一學習主題的不同要求就是一個斷層面。

  為了讓“學鏈”連接起來,泰安市教科院牽頭設計,開展了“研究共同體創(chuàng)建行動”“骨干教師培養(yǎng)行動”“教研一體化推進行動”“核心素養(yǎng)筑基行動”“教學銜接創(chuàng)新行動”五大行動,分別指向協(xié)同育人網(wǎng)絡、教師隊伍、教研機制、教材體系、課堂教學五方面。涵蓋學校、教師、教材、課堂四方面的高初小一體化協(xié)同育人體系就這樣建立起來了。

  早在2022年,泰安剛提出學段銜接工作方案時,很多學生和家長存在疑慮——學段銜接和提前補課有什么區(qū)別?是不是超前學習?

  對此,泰安市岱岳區(qū)開元中學校長王玉斌解釋道,學段銜接不是讓學生提前學習下一階段的知識,而是發(fā)掘學生升學欠缺的思維能力、學習習慣,加以針對性的訓練。換言之,學段銜接的是能力,而不是知識。

  王玉斌提到,低年級是直觀思維,高年級是向抽象思維轉變。對一首詩歌,初中只需要學生能體會、共情,理解詩歌主旨即可。高中就要掌握鑒賞方法,并熟練地分析出詩歌的主旨,這就上升到理性層面。初中階段給學生講詩歌鑒賞方法,讓他們學習不屬于本階段的知識,這是超前學習,但是如果在初中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就能夠為他們的高中學習打基礎,實現(xiàn)正確的學段銜接。

  “小學抱著走,初中領著走,高中自己跑。我們要做的是培養(yǎng)學生自己走、自己跑的能力?!蓖跤癖笳f。

  高初小一體化是否和招生考試掛鉤,這是家長的又一擔心。王玉斌表示,高初小一體化協(xié)同育人著眼的是培養(yǎng)能力素養(yǎng),而不是應試,其影響是長遠的、深層次的,能夠指向學生長期發(fā)展。

  誰來銜接:

  互研互學打造骨干教師隊伍

  錨定斷層面進行銜接,具體教啥?教師們犯了難。

  要標準化、統(tǒng)一化、規(guī)范化開展銜接教育,不能讓教師們各行其是。為此,泰安市教科院編制了《高初小銜接教育教學要求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準確定位教材、教學方法、心理等方面的斷層面,覆蓋高初小三個學段。各個共同體和學科聯(lián)盟基于教科院編寫的指南,再結合本校教情學情,編寫自己的指南。

  開元中學語文教師張義艷對此深有體會,有了教科院的《指南》,斷層面已經(jīng)確定好了,編寫本校指南就輕松了許多,只需要結合本校教情學情,優(yōu)化教學設計。

  教材有了,解決了教什么的問題,接下來擺在教師面前的是另一個“攔路虎”——怎樣教。銜接教育剛開展的時候,很多教師都擔心“種了銜接田,荒了自留地”。如何讓銜接教學不影響日常教學?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得手把手教會教師怎么教。

  基于此,教研體系應運而生。2023年2月,泰安市高初銜接教育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并組織縣市區(qū)和市直學校成立銜接教學研究共同體。共同體內(nèi)每個成員校都是一個“教研驛站”,成員校輪流舉辦教研活動。

  今年1月,面向全市高初學校遴選第一批482名銜接教育“研究型”骨干教師。6月,遴選第二批794名銜接教育“研究型”骨干教師。對兩批次共1276名銜接教育“研究型”骨干教師實行為期一年的周期性培養(yǎng)工作。

  如今,在教研共同體的輻射帶動下,在骨干教師的引領下,一所高中帶動周邊區(qū)域的3—5所初中,一所初中聯(lián)合帶動區(qū)域范圍內(nèi)具有生源關系的3—5所小學的教研體系已經(jīng)形成,為教師們搭建起了開展銜接教育的“腳手架”。

  怎么銜接:

  創(chuàng)設情境,把“學鏈”搭在課堂上

  課桌被移到墻角,教室中央放置著一個大洗澡盆,水盆周圍擺著石塊、砝碼,還有小船、水瓢、橡皮鴨子。學生們圍坐在水盆四周,盯著水面看得津津有味。這是泰安市實驗學校三年級科學課的生動場景。

  教師于瀅提到,小學生的思維是直觀思維,要訓練他們的理性思維為初中做準備,這不能靠說教,而是要依靠情境智趣模塊,即在課堂中嵌入一段探索性的時間,讓學生自主探索。

  不同于教師講、學生聽的單向輸出模式,情境智趣模塊充分考慮到了小學段學生心智發(fā)展水平,強調(diào)瞄準斷層面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回答問題,為后續(xù)學習作鋪墊。

  課堂上,孩子們把不同的物體扔進水里,比較著溢出水量的多少,連連驚呼:“你看鐵塊溢出的水最多”“橡皮鴨子不需要很多水”……孩子們專注得就連褲腿被打濕了都沒有注意到。

  不額外為學生增添負擔,將銜接教育融入課堂,在課堂點滴中彌補學生思維不足,是泰安銜接教育開展以來一以貫之的思想。采訪期間,記者最大的感受就是,這里的教師、教研員都不再糾結于眼前的考試分數(shù),他們更加關注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在這里教育焦慮好像消失了。以學段銜接為抓手,為學生的未來鋪路,成了所有人的共識。

  泰安市教科院黨總支書記、院長張衍偉表示,銜接教育的核心目標在于促進學段價值取向的轉變,即由過分注重分數(shù)的“育分”模式轉向全面關注學生發(fā)展的“育人”模式。

  “建設教育強國,基點在基礎教育。我們建立高、初、小學段一體化協(xié)同聯(lián)合育人的銜接教育共同體,就是為了服務學生全學段的整體發(fā)展,為建設教育強國出一份力!”張衍偉堅定地說。

《中國教育報》2024年12月14日 第0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mbbag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