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在變,奮斗底色不變。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廣大勞動者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砥礪奮進,用一雙雙勤勞的手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令世界矚目的“中國奇跡”,奏響了一曲曲新時代的勞動者之歌。又是一年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本報遴選來自教育系統不同領域的5位教師,請他們講述奮斗的故事。
——編者
北京大學集成電路學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高成臣:
為傳感器裝上“中國芯”
我出生在黑龍江一個普通農村家庭,父母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對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視。小學快畢業(yè)時,我在收音機里聽到了《小靈通漫游未來》這本小說的介紹,便問父母要錢把這本書買來讀。這是一本科幻小說,展現了很多未來科技,比如會下棋的機器人、能自動避障及碰撞的汽車等,讓我對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喜歡動手在家里搗鼓小東西,父母也不反對,也經常惹出點兒麻煩來。
1988年從東南大學畢業(yè)參加工作后,我一直從事壓力傳感器等物理量傳感器技術和產品的研制開發(fā)。始終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做研究是我一直堅持的方向,也是我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的使命擔當。
傳感器的地位十分重要,是現代科技發(fā)展的支柱技術。放眼世界,歐美國家將尖端壓力傳感器列入禁運名單,而我國在高性能壓力傳感器技術方面還處于跟跑階段,亟待技術上的突破。瞄準“卡脖子”關鍵技術,我和我的團隊完成了耐高溫、耐低溫、耐大動態(tài)沖擊、高精度等多款壓力傳感器的產品開發(fā),圓滿完成了多項重點裝備的配套任務。
科研道路上,我遇到了很多困難,但在我看來,山窮水盡、走投無路之時,往往是重大創(chuàng)新的開端。曾經,一款裝備的關鍵傳感器出現了環(huán)境適應問題,技術人員嘗試了當時所有方法,都一無所獲。我臨危受命負責解決這個問題。我另辟蹊徑,大膽提出了封裝不可靠系統解決方法,在之前的傳感器研發(fā)中從未使用過這個方法,很多人質疑其可行性。經過半年多時間的反復驗證、不斷試錯,這一方法最終獲得了成功。正所謂失敗孕育著成功,當學生面對科研中的困難時,我比較注重在精神上鼓勵學生樹立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做“目標遠大,腳踏實地”的科研人才。
我認為,要成為一名卓越工程師,除了要具備科技工作者必需的基本素質之外,還要注重基礎性思維和系統性思維的結合。所謂基礎性思維,就是要吃透基礎理論,會用理論分析問題;所謂系統性思維,就是能夠從多個維度考慮問題以獲得最優(yōu)性能。
目前,聲矢量傳感器技術是未來聲學的重要方向,我指導學生從零開始學習。在剛剛起步階段,有一名博士生研究了好久聲矢量探測技術基礎理論仍毫無頭緒,向我表露了畏難情緒,我用研究者的使命感和責任擔當鼓勵他繼續(xù)鉆研。又過了兩個月,這名博士生告訴我他研究明白了,還發(fā)現了理論的個別推導錯誤,這為該方向的深入研究打下了重要基礎。
獲得“卓越工程師”榮譽稱號后,我倍感榮幸,又深感責任重大。未來,我將繼續(xù)帶領學生在攻克高端傳感器難題的道路上奮勇拼搏,力爭為突破“卡脖子”技術、推動我國傳感器的研發(fā)工作作出更大貢獻。
(本報記者 焦以璇 采訪整理)
江蘇省勞模、蘇州旅游與財經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烹飪教研室主任曹?。?/strong>
愿當一塊“鋪路石”
從20年前開始烹飪專業(yè)教學工作,我便與烹飪教育結下了不解之緣。我喜歡烹飪、擅長藝術冷拼與雕刻,不但沉浸其中,更樂于把自己的經驗和技術傳授給更多的學生。
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是中國職教界的年度盛會,“大賽點亮人生、技能改變命運”的口號也為廣大職業(yè)學校師生所熟知。在2007年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上,我獲得了全國教師組金牌。此后每年的技能大賽,我都擔任江蘇烹飪國賽集訓隊的教練,指導學生在全國職業(yè)院校烹飪技能大賽上摘金奪銀。后來,江蘇的烹飪老師都稱我為集訓隊的“曹教頭”。
所謂“教頭”,過于贊譽。事實上,全國、全省比賽都是學生展示技能與創(chuàng)意的舞臺,我要做的只是做一根火柴,點燃學生靈感的煙花,讓他們在舞臺上綻放絢爛的光芒。
烹飪比賽作品不僅講究藝術性與實用性結合,還不能落入俗套,有創(chuàng)新有突破才能脫穎而出。從作品的選擇、設計到學生的現場展示,每個細節(jié)都決定著成敗,要做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從每年集訓的第一天開始,我都抱著誓奪金牌的信念,一百多天的日日夜夜,每天十多個小時的認真訓練,不怕苦,不怕累,和學生們一次次練習,一次次進步。
在我的帶領下,學校烹飪專業(yè)先后有6位青年教師和11名學生獲得省賽和全國技能大賽一等獎,這對我而言,是最大的榮譽。看著他們在領獎臺上燦爛的笑顏,那種自豪感、滿足感,甚于我自己捧起獎杯。
作為蘇州旅游與財經高職校的烹飪專業(yè)負責人,我還擔負著專業(yè)教師培養(yǎng)的重任。在我的帶領下,烹飪專業(yè)創(chuàng)建了曹健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工作室創(chuàng)立初期,我就暗自發(fā)誓,要把工作室打造成烹飪專業(yè)教學人才的聚集地,打造成學校最具代表性的教學精英團隊。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利用實訓中心西餐經營廚房的設備,結合中澳項目的西餐實景化教學模式,鼓勵并輔助青年教師毛恒杰開展西點教學改革,在2012級西餐工藝班中成立常春藤西點社,開展西點研發(fā)生產經營銷售和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改革實驗。常春藤西點社研發(fā)出了二十余種西點新品,廣受好評。該班學生在畢業(yè)時實現了百分之百就業(yè),被各單位爭搶一空。
烹飪教師鞠美玲2012年9月剛入校工作,我就與她簽訂了青藍協議,發(fā)揚工作室傳幫帶的優(yōu)良傳統。根據鞠老師營養(yǎng)專業(yè)的特點,我鼓勵她開設營養(yǎng)分析公開課,這一課程受到江蘇聯合職業(yè)技術學院烹飪專業(yè)協作委員會專家的聯合推薦。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于我而言,最開心的事就是看到越來越多的教師、學生在我的幫助下,實現他們的人生價值。我希望永遠當一塊“鋪路石”,鋪砌年輕人成長的道路,撐起烹飪行業(yè)創(chuàng)新篤行的每一步。
(本報記者 張赟芳 采訪整理)
武漢科技大學材料學部教授丁文紅:
鑄就制造強國的“鋼鐵脊梁”
今年1月19日,國家授予我首屆“國家卓越工程師”稱號,我深感榮幸。
在很多人看來,我的人生起步是簡單而順利的,國內重點大學保研、畢業(yè)后進入某大型設計院所,30歲成為關鍵科室的主任工程師,然后是研發(fā)中心主任、事業(yè)部總經理、分公司總經理。但是,這種簡單和平靜被鞍鋼二冷軋項目所打破。
那是1999年,鞍鋼在資金非常困難的情況下籌建冷軋二號線工程,鞍鋼領導明確提出,要依靠國內自己的技術力量建設冷軋。作為一名有著強烈民族自強情結的技術人員,我的激情瞬間被點燃,全力投入項目。在多家單位的共同努力下,鞍鋼冷軋二號線工程順利建成,結束了大型冷連軋機依靠進口的歷史。然而,不盡如人意的是,該項目核心的軋制模型還是來自國外。這深深地刺痛了我,讓我真切感受到要真正完全實現自主開發(fā)軋制技術,單有設備設計的能力是不夠的,還需要掌握材料加工的基礎理論。于是,我大膽地跨專業(yè)報考了材料加工的博士研究生。
為了補足自己在材料加工領域的理論基礎,讀博期間,我經常和本科生、研究生一起上課,培養(yǎng)跨專業(yè)的思維方式。這段時間的學習逐步改變了我分析問題的視角,也激發(fā)了我的創(chuàng)新靈感。結合寶鋼極薄板項目,我開發(fā)出國內首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極薄板二次冷軋機組,實現了高附加值冷軋技術的自主開發(fā);聯合合作伙伴,研制出用于大型連續(xù)機組的激光電弧復合焊機;為了解決高強鋼生產過程板形無法控制的關鍵難題,提出了矯直平整機組的原創(chuàng)概念,并研制出首臺套的矯直平整機組。
隨著應用的逐漸深入,新的問題也在不斷顯現。不少鋼鐵生產企業(yè)反饋,加工時平直度優(yōu)異的產品在下游使用過程中還會不時出現畸變,單純控制產品的平直度無法完全控制產品內的殘余應力。這激發(fā)了我去探索殘余應力的欲望。在和業(yè)內專家、同事探討殘余應力研究的時候,不少好心人勸阻我說:殘余應力研究了半個多世紀,應力的測試和表征問題都還沒有真正解決,而且它屬于隱形技術,很難出成果。
經過慎重思考,我決定放棄分公司總經理職位和高額年薪,進入高校做一名普通教師,靜心突破殘余應力,兌現研究人員在行業(yè)發(fā)展受阻時應盡的使命。
命運總是青睞愿意付出的人。經過努力,我和我的團隊發(fā)現了殘余應力的形成機制、松弛機制,開發(fā)出系列殘余應力調控技術,并且已經在漣鋼、河鋼等一大批企業(yè)實現工業(yè)化應用。相信在不遠的將來,這些技術將會給我國制造業(yè)帶來顯著的變革。
(本報記者 程墨 采訪整理)
揚州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智能制造學院院長楊潤賢:
培養(yǎng)更多拔尖技能人才
今年是我深耕職業(yè)教育的第17個年頭,我有幸成為職業(yè)教育不斷邁向壯闊航程的見證者和參與者。17年來,從“趕路人”到“鋪路人”,這一路走得并不輕松,但看著學生們一天天成長,一批批奔赴祖國四面八方,在各個領域發(fā)光發(fā)熱,我覺得那是一種幸福。
2019年,為了更好地主動服務國家戰(zhàn)略、適應區(qū)域經濟社會發(fā)展需要,學校成立了智能制造學院,這也讓剛被任命為學院負責人的我倍感壓力。
我?guī)е鴪F隊下沉企業(yè)、調研院校、邀請專家、組織研討,有計劃地調整專業(yè)布局,停招部分專業(yè),重組工業(yè)機器人技術專業(yè)群。
為了搭建校企合作平臺,我四處奔走,主動爭取政府、企業(yè)、院校、專家等各方支持。2023年11月,我牽頭促成學校成立了全國金屬板材加工裝備行業(yè)產教融合共同體,全國100余家相關行業(yè)組織、學校、上下游企業(yè)共同參與,形成了“依托產業(yè)辦專業(yè),辦好專業(yè)促產業(yè)”的生動局面。
課程、教材建設是專業(yè)建設的關鍵。我?guī)ь^先試先行,注重信息化、新技術、新方法的引入,獲批省級在線開放課程,主編教材獲首屆全國優(yōu)秀教材獎一等獎。
就這樣,我通過把別人認為不可能的事一件件變成現實,將老師們的積極性和凝聚力帶動了起來。
我深知,要想真正實現產教融合,我們的教師就必須“走出去”“下企業(yè)”。剛開始的時候,企業(yè)并不信任我們高職院校。于是,我就帶著老師們的簡歷,一家一家上門“推銷”,甚至承諾免費幫助企業(yè)解決技術難題以爭取后續(xù)的合作機會。
大概跑到第50家的時候,終于有一家企業(yè)接受了我們,讓我們嘗試解決彈簧線性能測試的問題。我們立即組建科研團隊,經過多次測試完善,研發(fā)出自動化彈簧線拉伸測試裝置,讓原來需要20多人才能完成的測試,現在只要按下開關鍵就能自動完成,大大提高了企業(yè)產品質量和工作效率。
其實,我們之所以如此辛苦地“趕路”,最終是為了給學生成長成才“鋪路”。
工業(yè)機器人專業(yè)2021級學生孫帥帥,出生在江蘇豐縣的一個普通農村家庭,父親在化工廠里當儲罐清潔工人。入學后不久,孫帥帥就告訴老師們,他想通過機器人技術來代替父親他們一線工人進行儲罐清潔等高危崗位作業(yè)。
我聽說他的故事后,很受觸動,馬上組建了專業(yè)的指導老師團隊幫他圓夢。在老師們的指導下,他主持的項目“罐軍——化工儲罐爬壁除銹領航者”,首創(chuàng)不規(guī)則曲面作業(yè)機器人,有效幫助企業(yè)減少除銹停產時間60%,提升企業(yè)產能4%,在企業(yè)中得到推廣應用。項目獲中國國際大學生創(chuàng)新大賽(2023)全國總決賽金獎。
對于學生,再多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無論是酷暑寒冬,我都深入教學一線,帶領團隊一起致力于拔尖技能人才的培養(yǎng),學生在2021年、2023年分別榮獲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
在中國大地的沃土上,用辛勤和智慧書寫“服務新質生產力職教何為”的創(chuàng)新實踐答卷,是我孜孜以求的事業(yè)。奮斗沒有止境,扛起使命,埋頭苦干,我和所有職教人追夢的腳步永不停歇。
(本報記者 張赟芳 采訪整理)
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yī)師、副教授吳川杰:
做學生心中的那盞“明燈”
2023年,我在北京高校第十三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中榮獲一等獎,并包攬了全部單項獎。這其中,我最看重的還是“最受學生歡迎獎”這一項。這代表著,我的教學得到了學生的認可和喜愛,也是我作為醫(yī)學教育工作者最大的成果和最高的榮譽。
“為患者解除病痛,為人類健康服務,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你需要把你的知識傳播給更多的人?!蔽业膶熂柮髟菏酷t(yī)術精湛、治學嚴謹,對患者充滿人文關懷。一直以來,導師的話激勵著我,更成為我鉆研醫(yī)學教育并專注科研的動力。我始終堅持,并努力把這份信念傳遞給自己的學生。
在我看來,一名合格的醫(yī)生不僅要具備扎實的醫(yī)學知識、卓越的臨床技能,更要有責任心、同理心和協作精神。因此,我時常告誡自己的學生,同時也不忘提醒自己:醫(yī)生應該在醫(yī)療、教學、科研三方面協同發(fā)展。
患者滿意、內心無悔、同行認可,這是臨床醫(yī)生的三重境界。在帶領學生門診學習、查房講解時,我經常引導他們要有社會責任感,將患者的需求和健康放在首位;要多思考多創(chuàng)新,為成為醫(yī)學科學家而鉆研?!坝羞@樣一位細致嚴謹、認真負責的老師,真是潑天的幸運被我接住了!”學生的話讓我備受感動,更讓我體會到了自己作為醫(yī)學教育者的職責所在。
我尊重每一名學生的個性,總是鼓勵他們主動探索,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一名學生剛入學,就向我請教如何鑒別煙霧病和動脈炎性血管狹窄的問題。我發(fā)給她一篇文獻,提出了幾個問題讓她自己思考,并對她說:“回去查一查,說不定是一個很好的研究方向?!碑攲W生和我進行了深層次的交流后,她告訴我:“我想我會永遠記得這些知識。”
為了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和解決問題,提高臨床思維和決策能力,我還時常以問題為教學切入點,為他們設置查房前解剖知識提問環(huán)節(jié)。剛開始,學生還會感到頭疼,經常在前一晚看書至凌晨。但經過不懈努力,大家將壓力內化為動力,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也更加深入。
去年,我也體驗了一把“挑燈夜戰(zhàn)”——備戰(zhàn)青教賽。為了展示帕金森患者手抖的癥狀,我請學生幫忙錄制我模擬手抖動作的視頻;為了呈現最佳效果,將復雜的神經內科知識簡單化,我把妻子和兩個孩子當作學生,實現“把課講懂”的目標。
獲得榮譽固然令人喜悅,但我深知這只是我醫(yī)教研生涯中的片刻縮影。我更希望能牢記這份興奮與成就感,繼續(xù)用嚴謹的態(tài)度、客觀的方法、批判的思維,對待每一位病人,上好每一節(jié)課,做好每一份研究。
回歸日常就診教學,我創(chuàng)建了微信公眾號“吳川杰說”,為讀者分享新知識、新指南、新前沿。學生告訴我,遇到不懂的問題,會習慣先在我的公眾號尋找靈感和答案。他們還說,我的課堂就像我在公眾號分享的詩,風趣幽默,令人不忍釋卷。
(本報見習記者 胡若晗 通訊員 張芃揚 采訪整理)
《中國教育報》2024年04月30日第4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mbbag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