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回歸教育本位 善用“AI教師”

發(fā)布時間:2023-09-13 作者:孔祥淵 來源:中國教育報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fā)展,“AI教師”“虛擬教師”等逐漸成為現(xiàn)實,走進中小學課堂。在多種信息技術的綜合作用下,“AI教師”可以更為精準、高效地開展教學工作,為學生答疑解惑,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效果。與此同時,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近日發(fā)布了首份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AI)在教育和研究中的應用指南》,在肯定AI的同時,呼吁規(guī)范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應用,以應對有關技術所引發(fā)的挑戰(zhàn)。這種提醒非常及時?!癆I教師”在產(chǎn)生諸多積極作用的同時,也如一把雙刃劍,如果使用不當可能會給學生的成長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因此,為了用好“AI教師”,一些問題值得注意。

教師本身不能缺位。教師是教育的重要主體,是教學工作的承擔者,同時也是學生心靈的呵護者與成長的陪伴者?!癆I教師”借助多種信息技術,可以實現(xiàn)精準教學、有效教學,也能與學生進行一定的互動。也許在不遠的將來,“AI教師”亦能借助各種科學技術,了解學生并與學生進行更為深入的溝通。但需要注意的是,學生成長過程中一些看似細枝末節(jié)卻無法使用技術設備探測到的部分,可能恰恰構成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甚至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深刻影響著學生的成長。在這些方面,“AI教師”可能永遠無法替代教師。因此,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成長,教師雖然可能不需要時時在場,但是一定不能離開學生成長的場域。

學生不能缺位。學生是教育活動的另一個主體?!癆I教師”可以借助技術以及呈現(xiàn)出來的各種數(shù)據(jù),對學生畫像,并據(jù)此因材施教。不可否認,這一技術可以讓教師和學生更加了解自我,實現(xiàn)學識上的精準增長。但是,對學生的了解,不能僅依賴于技術畫像。學生作為情感豐富的人,在學習過程中的情緒、情感乃至內心的波動,均會影響對知識的接受程度以及未來的個人選擇與發(fā)展。因此,那些不能被技術所監(jiān)測或者不能表征為數(shù)據(jù)的感受、反饋等,對于學生成長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價值。也正因如此,即使看似非常全能的“AI教師”進入教育教學,也不能完全呈現(xiàn)學生的樣貌、述說學生的需求。學生仍舊是需要重視、需要傾聽的主體,不能缺位于教育活動之中。

人際互動不能缺位。這里的人際互動,主要指的是生生互動。對于學校這樣一個特殊的場所而言,傳遞知識是其重要任務。為學生提供一個成長的社會環(huán)境或者“類社會”環(huán)境,同樣重要。在這個環(huán)境中,人際互動是一個關鍵的組成部分。在人際互動的過程中,學生不僅逐漸學習與人相處的方式、規(guī)則,也在學習處理社會情感,學習合理調整自我與他人、自我與社會的關系等。“AI教師”進入課堂后,如果過分強調“AI教師”與學生的精準互動,忽略甚至限制學生之間的人際互動,自然會消解教育應有的目標和功能,對學生的發(fā)展產(chǎn)生一系列消極影響。

“AI教師”走進課堂,會給教育帶來新的生命力。因此,在歡迎“AI教師”進入教育的同時,我們還需要提醒自己,教育要有教育的味道與擔當,作為有情感的人永遠是教育最迷人的因素。

(作者系深圳大學教育學部教育系主任、副教授)

《中國教育報》2023年09月13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mbbag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